莫高窟来了!
12月27日,“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与大家见面。
首批来自敦煌的宝贝早于11月28日晚运抵成都。除了8个复原石窟,以及10件藏经洞文献、70件敦煌壁画、12件彩塑、20件绢纸画复制品、10件模制花砖、67件敦煌市博物馆藏秦至唐代文物之外,连泥巴都是敦煌造。
敦煌研究院李晓玉老师介绍,这些体积庞大、重量惊人的石窟复原件都是分段制作、拼接、安装而成,为了让佛像拼接得严丝合缝,他们甚至从敦煌千里迢迢地运来了200多斤泥巴,再添加少许胶水混合均匀,用于文物修补。
现场,布展工作人员正在组装8件敦煌复原石窟。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著名的涅槃窟之一“莫高窟第158窟”及主体卧佛,目前,组装复原工作已基本完成。
第158窟位于莫高窟南端,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整个洞窟按照4/5比例复制而来,整个复原窟的体积庞大,重约3吨,在制作时就分为头颈、胸部、腹部、腿部、脚部5段,分别包装运输,到达成都之后再进行严丝合缝的组装。
第158号窟是敦煌涅槃窟中面积最大,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一个。原窟的尺寸分别为宽18.10米、深7.20米、高6.80米,像身长15.8米、肩宽3.5米,为石胎泥塑。佛像头南脚北,横卧在长17.2米、高1.43米、宽3.5米的佛床上。此次来到成都的复原品,以13.6米的长度、4/5的比例再现涅槃卧佛。
这尊卧佛螺髻规整划一,面形端庄秀丽,右手平展,置于团花锦簇的软枕上,手托丰润饱满的面颊,睡态舒展安适,整体比例协调,面部表情刻划细致入微。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她都忍不住想走进这间洞窟,佛陀泰然自若、恬静美好的神情,能让人瞬间忘却许多烦恼。
除了最惊艳眼球的涅槃卧佛
158窟值得细细参观品味的还有很多
第158窟由塑像、壁画和石窟建筑构成,涅槃像的左侧面是一身立像,为过去世迦叶佛;其右侧是一身倚坐佛像,为未来世弥勒佛。
在第158窟大卧佛的右侧,有一幅著名的壁画——《各国王子举哀图》。这幅创作于唐朝,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哀悼习俗,是一幅十分珍贵的民俗史画。
此次展出的各窟内的壁画
也是幅幅精彩绝伦
随便甩几个,大家感受一下
盛唐第45窟位于涅槃窟的左侧,内部已经基本装好,就差甬道还未开始安装。此窟以壁画最负盛名,平面方形的窟内,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是当时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画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
这个洞窟最大的看点是正壁敞口龛内的塑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纵向对称地布置在深敝口龛内。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每个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不同。
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南壁画观音经变,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
看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
据悉,此次将一共展出西魏第285窟、盛唐第45窟、盛唐第320窟、中唐第25窟、中唐158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榆林窟西夏第29窟、元代第3窟等8个敦煌复原洞窟。这8个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目前作为重点保护文物,基本未向观众开放!
换而言之,即便是你打“飞的”奔赴敦煌,也未必能看到的窟室,未来3个多月就能在家门口一窥敦煌艺术文化的精髓。并且,游客在参观时,还可直接进入洞窟,360度全方位欣赏敦煌壁画与石刻艺术。
2016年12月27日—2017年4月10日展出期间
将有专业的敦煌讲解团队为你讲解!
更加让人激动的是
这么高大上的展览竟然是
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