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时政要闻
从习近平重要论述感受党成长的艰苦历程

发布时间:2015-11-02   来源:共产党员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军队从哪里走来的问题,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让人备受教益。“从哪里”是根脉、是基因,“走来的”是过去、是历史。弄清是从哪里走来的,就是要记住昨天、把握今天、明确明天更好地往哪里去。那么,我们党到底是从哪里走来的?

从苦难历史中走来

苦难艰辛的历史为我党一路走来作出深刻注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西柏坡视察时强调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积贫积弱、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成为最紧迫的历史课题。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开展了不懈的探索,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一次次抗争,各种主义和思潮都“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西逃西安的慈禧和光绪也发布《上谕》立志“事穷则变”,但都未能改变国家和人民的悲惨命运。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才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

从星星之火中走来

科学正确的理论为我们党一路走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人,在短短28年间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发展到现在成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推动中国发展取得了西方“不可想象”“难以置信”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信真理不可战胜、星火可以燎原,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浴血奋战中走来

坚持不懈的奋斗为我们党一路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革命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绝不会因为掌握了正确理论就能轻易成功。从1921年起,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开展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了巨大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解放前28年,我们党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党员就达370多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300多万党员的总数还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带领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并开展了一场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从人民群众中走来

密切联系群众为我们党一路走来积累了最大政治优势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党是人民哺育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也找到了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群众宁肯挨饿也要捐献拥军粮,从“人民万岁”到“小平你好”,无不体现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

从伟大精神中走来

伟大精神为我们党一路走来注入了强大动力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党的精神,既是奋斗历程的精神印记,也是历久弥新的文化标识。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和平建设岁月,我们党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培育了改革创新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变追求,体现了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自我革新中走来

自我革新为我们党一路走来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世界上从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也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政党,我们党也不例外。但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我们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伟大工程来抓,实事求是对待错误,真心诚意改正错误,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正因为当年的延安整风,我们才肃清了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正因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我们才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面对当前严峻的风险和考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定会牢固立起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中共成都市委老干部局 蜀ICP备15034785号

技术支持:六合远教(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400-028-2010 cdycjy@126.com

访 问 量: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仅限于内部交流学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