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召开城市管理工作督查会 相关工作责任人大会上公开作检讨
“作为城市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我们对近期城市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向区委、区政府郑重检讨。”10月30日,武侯区召开城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暨城市管理工作督查会,对近期城市管理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督查问责。在前期城市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几名相关街道和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大会上公开道歉并作深刻检讨。
“要求相关部门和街道要按照‘细化管理’‘美化环境’的整体要求,实现城市环境的规范化、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武侯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武侯区将坚持城市管理和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建设“美丽武侯”。该区将重拳出击城乡环境整治中存在的履职不到位等方面违纪行为,问责硬斗硬,责任落实处。与此同时,武侯区在大会上宣布,将投入3.2亿元,加快区域三环内77条中小街道“黑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治道路、规范商招店招等举措,加快推进涉农区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抓管理
从严问责确保管理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大会上作出深刻检查
笔者了解到,此次问责的力度可谓空前:武侯区纪委(监察局)按照该区制定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问责办法,责成承担属地责任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以及承担监督指导责任的区城管局,向区委、区政府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并予以全区通报批评;责成整治不力的街道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全区大会上作出公开检讨;责成负有分管和直接领导责任的干部,在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作出深刻检查,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并分别由区纪委、街道纪工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负有管段区域具体管理责任的予以免职,对负有管理区域环境秩序巡查责任的予以辞退。同时,武侯区委、区政府还要求各相关部门和街道深刻反思,抓好整改,同时以城市管理“天天归零”的心态,从细从严抓好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是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我们将时刻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民生、抓经济、抓发展’的意识,把城市管理作为群众的民生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来抓。”武侯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问题,以强烈的担当找准城市管理差距,重拳出击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重视不够、工作标准不高、制度落实不严、监督问责不力、基础配套不全等方面突出问题,在推进力度上“加力加压”,在质量要求上“提标提质”,在管理机制上“求精求细”,在工作作风上“从严从实”,在基础保障上“有力有为”。
抓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提档
投入3亿多元启动环境整治
当天大会上,武侯区宣布将投资3.2亿元,于11月初正式启动为期7个月的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城郊结合部的城市环境水平。
“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道路黑化、人行道改造、排水设施改造、绿化改造等为主要内容,切实提升涉农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据武侯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启动的本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整治武侯大道的新苗段、文昌段、三河段以及成双大道中段、武兴路等区域,与此同时该区打造的江安河特色旅游街区、环城生态区南片区千亩赏花基地将于明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同时,区委要求全区各级部门积极参与城市硬件设施改造工程,区建设局预计全年投资约6.5亿元续建太平园东路、双凤四路、武侯新城进出城通道、万兴路进出城通道等道路,对金江路、双拥街等32条无路灯道路安装了路灯,对老川藏路的一环路至三环路沿线启动了外立面综合整治;武侯区交通局全年投资1.45亿元对桐梓林南路、倪家桥路等38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进行了“黑化”整治,明年计划对菊乐路片区、鹭岛国际社区片区、武侯大道片区、高升桥片区等水泥混凝土道路进行“黑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