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干部坐班重在方便群众办事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四川日报
今年以来,广安区在536个行政村(社区)推行坐班值班制度,村干部工作日轮流坐班,社区错时上班值班,节假日至少1人按工作日时间值班,将坐班情况与考核挂钩,让群众找村(社)干部办事不再费时费力。
村(社)干部和群众关系最近,是各项政策的具体宣传者和执行者。长期以来,村(社)干部的管理考核比较松散,导致群众办事常常找不到人。更有甚者,村委会经常大门紧闭,村干部也“不知去向”,村民签字、盖章要跑不少冤枉路,花不少冤枉钱。实行坐班制后,村委会随时都有人,办事也快捷多了。
推行坐班制,无疑是村(社)干部规范化管理的一项有力举措,但也要避免流于形式。基层管理制度各种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方便群众办事。如果仅仅是人在办公室,群众办事还是遭遇“踢皮球”、“拖延症”,那就是换汤不换药。
在推行坐班制的过程中,不妨借鉴我省其他一些地方和部门实行的登记制、流程管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请求办理的事项一律登记,是否办结、办到哪个环节,一目了然,并以此对干部进行考核。此外,村(社)干部身处基层一线,会面临各种情况发生,出现偶尔不在办公室的情况。在实行坐班制的同时应加上去向公示制度,也便于群众了解,并以此加强对干部的监督。